第一章倉庫管理
1 、物料的基本知識:
1.1 、物料的分類:
1.1.1 、依物理化學性質來分:如五金、塑膠、線材、電子元件等。
1.1.2 、依形態(tài)來分:原料、部品、半成品、成品。
1.1.3 、依重要性來分:主料、輔料(如包裝材料)。
1.1.4 、依危害性來分:如化學品倉等。
注 1 :物料的分類各種各樣,依工廠的規(guī)模、行業(yè)特點、倉庫的規(guī)劃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有些電子廠還會分防靜電物料倉等。
注 2 :倉庫的分類基本上依據(jù)物料而定如:原料倉、半成品倉、成品倉等。故在下面就不再對倉庫的分類進行特別的闡述了。
1.2 、物料的承認程序:
1.2.1 、承認之范圍:新產品、供應商變更、產品特性 ( 如結構、性能等 ) 的變更、客戶或市場的需要等。
1.2.2 、承認之程序:新供應商評估(采購、工程、生產技術、品管等部門參加)------ 建立合格供應商名錄(采購)------- 提供生產基本技術資料(如圖紙、樣品等)給供應商(采購) ------- 送樣(若需開模的話則雙方應談好條件在開模,然后試模,完了才送樣) ------ 產品特性的測定 ------- 部分產品試裝 /試做 ------- 起草書面承認資料如承認書。
注:有的工廠在承認新產品的過程中會連同品質標準、潛在失敗模式等一并進行確認。
2 、倉庫的管理:
2.1 、倉庫的基本規(guī)劃(硬件):
2.1.1 、倉庫的定置(地里位置):
2.1.1.1 、對外:考慮遠離易爆易燃高溫等場所。
2.1.1.2 、對內:一是要考慮方便物料的進出如一般的倉庫要分進出口,且不能在同一面;(物流的方向相反或交叉操作會很不方便,且容易出錯。)二是要考慮將同類倉庫盡量放置在一起;輔助材料、邊角廢料、不良材料等最好單獨規(guī)劃倉庫或區(qū)域放置,因為廢包裝物和空箱及使用物料在同一場所堆放等都會使倉儲效率不高
2.1.2 、倉庫的面積:
2.1.2.1 、要考慮行業(yè)的特點、基本存量、堆放方式、搬運行走的便捷性、以及未來發(fā)展的需要。
2.1.3 、倉庫的安全:
2.1.3.1 、設施:必備的消防裝置、防暴燈、以及防化學品泄漏等裝置。
2.1.3.2 、教育:安全隱患意識的宣導、必要的火災演**、組織緊急事故處理小組等。
2.1.3.3 、常見的安全隱患:不安全的環(huán)境(如油料、氣體鋼瓶要遠離煙火、要通風等。)、不安全的動作(如化學品未按其要求搬運等)、不正確的堆積方式(如袋裝物料最高不能超過十曾,底部四層,每兩層換一次方向交錯疊放,第五層起,每層之堆疊方向都應該交錯,而且要成跺狀向內縮進。)、超量堆放、防護不當?shù)取?/SPAN>
2.1.4 、特殊倉庫:
要考慮到一些特殊倉庫的條件如:電子行業(yè)的防靜電倉、化學品行業(yè)的化學品倉、五金行業(yè)易氧化品的溫濕度的控制等。
2.1.5 、搬運工具:
確定常使用之必備的搬運工具如:叉車、手推車、還是全自動等。
2.2 、倉庫的 5S 管理(軟件):
2.2.1 、區(qū)域的規(guī)劃:
2.2.1.1 、倉庫的區(qū)域分布圖。
2.1.1.2 、以材料類別來區(qū)分個區(qū)域并標以代號。
2.1.1.3 、各區(qū)的大小依其容量而定,方便材料的進出。
2.1.1.4 、要考慮到經常使用之物料(以及笨重難以搬動之物料等應放在貨架的下面或倉庫靠近出口處)、物料的先進先出等。
2.2.2 、存儲方式的規(guī)劃:
2.2.2.1 、堆放:依產品的特性以及數(shù)量等來確定。如:存量高的要盡量使用貨架、耐壓性差的要注意被壓傷、易爆易燃物品的存放、重的東西應放在貨架的下面且靠近倉庫出口,輕的東西恰好相反等。
2.2.2.2 、包裝:盡量采用標準包裝。如:桶裝、合裝、柜裝、箱裝等。若能采用同一種那就最好了。
2.2.2.3 、目標:做到過目點數(shù)、檢點方便、成行成列、整齊易取。
2.2.3 、標識的管理:
2.2.3.1 、目的:易于識別、易于管理。如:不同批次的物料、先進先出、保質期、化學品、防靜電、溫濕度等。
2.2.3.2 、分類:物料的種類、品質狀態(tài)、作業(yè)方法等。
2.2.3.3 、方式:顏色管理(如:將月份用不同的顏色來區(qū)分)、看板管理(倉庫規(guī)劃圖紙、庫存狀態(tài)、評比狀態(tài)等)、形態(tài)管理(如:三角形表示保質期為三個月)、張貼方式(如統(tǒng)一貼在箱子的有上角)。
2.2.3.4 、內容:標識的內容依工廠的行業(yè)特點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食品行業(yè)強調出廠日期與保質期、化學品重視防護)但有三個主要的內容是都要的:物料的種類、數(shù)量、生產廠商。
2.2.4 、人的管理:
2.2.4.1 、劃定各人負責之區(qū)域。
2.2.4.2 、將各人之工作執(zhí)掌、工作重點、注意事項懸掛在其所負責之區(qū)域。
2.2.4.3 、定期清理與倉庫無關或是不用(時間期限)的東西。
2.2.4.4 、倉庫人員的定期培訓,不斷提升其素質。
2.3 、倉庫物料的管理(軟件):
2.3.1 、點收:
2.3.1.1 、作用:對物料的種類和數(shù)量作初步的確認。
2.3.1.2 、依據(jù):進料-采購排程明細等;入庫-入庫單;出庫-材料出庫常用單據(jù)有生產計劃、備料單、傳票等,成品出庫常有出貨排程(傳票)等。
2.3.1.3 、影響因數(shù):人(如:是否具備應有的素質)、方法(如:采用什么方法)、工具(如:采用什么工具以及工具的準確性)、對象(對象所處的狀態(tài))。
2.3.1.4 、方式:全點、抽點、還是兩者綜合。(依物品的特點、包裝、以往的表現(xiàn)而定。)
2.3.1.5 、流程:來料 ---- 準備核對依據(jù)及點收方式 ---- 進行核對。
2.3.1.6 、整理資料:如交期管理(哪些經常交貨提前和置后)、數(shù)量管理(哪些經常超量或短缺)、還有其它部門之間的溝通(必要時知會資材、制造、報關等)。
2.3.1.7 、差異:差異的處理分直接報關進口、待轉報關進口(轉廠)、國內采購。
2.3.2 、收貨:依據(jù)什么作業(yè)、誰有權限作業(yè)、及時做帳(含倉庫和財務)、以及單據(jù)的保存等;特別說明:暫收 ---- 從物料到達倉庫至完成入庫手續(xù)這段時間的暫時保管,稱為暫收,不列入物料帳,一般指外購件或外加工件之暫收;另外:暫收一般是等待 IQC 的判定,如果為良品,則可以接受,成為該公司的物料,所以可以入庫。如果不是良品,則不能入庫,仍為對方的物料。
2.3.3 、入庫:依據(jù)什么作業(yè)、誰有權限作業(yè)、及時做帳(含會計和財務)、以及單據(jù)的保存等。
2.3.4 、出庫:依據(jù)什么作業(yè)、誰有權限作業(yè)、及時做帳(含會計和財務)、以及單據(jù)的保存等;這里特別說明一下物料領發(fā)的管理:
2.3.4.1 、可領用物料的確定:可領用數(shù)量=制造命令批量(可分幾次領用,如:連續(xù)領料時)×每單位產品用量×( 1 +損耗率),其中單位產品用量損耗率依照工廠有關文件的規(guī)定如 BOM 、產品用料明細表等來確定。
2.3.4.2 、超領物料的管理:
2.3.4.2.1、超領物料要注明超領數(shù)量及超領率以及其它必要之資料如:名稱、規(guī)格等。
2.3.4.2.2、超領物料常見的原因:原材料不良補料、原不良補料(即上工程之不良需追補)、作業(yè)不良超領(因本工程作業(yè)原因產生不良需超領)、下工程超領(因下工程超領物料、需本工程追加生產數(shù)量,導致需追加領料)。
2.3.5 、出貨:依據(jù)什么作業(yè)、誰有權限作業(yè)、及時做帳(含會計和財務)、以及單據(jù)的保存等。
2.3.6 、調撥:
2.3.6.1 、定義物料實際存放的地點已發(fā)生變化,但帳目不變,此類內部物料的轉移叫物料調撥(包括倉庫之間發(fā)生物料之轉移)。
2.3.6.2 、物料調撥的種類:物料的調入和撥出、特殊物料的領發(fā) ( 如不易分割之物體 ) 、倉庫之間物料的轉移等。
2.3.6.3 、調撥帳目的處理:調撥一般不記入帳(指會計帳倉庫物流帳是要做的),只需在領發(fā)料單上注明即可。
2.3.7 、借調:
2.3.7.1 、定義:物料實際存放地點已發(fā)生變化,但帳目不變,此類物料(對內和外,一般用于對外)轉移叫借調。
2.3.7.2 、種類:物料的借入和撥出等。
2.3.7.3 、物料的借入與歸還:
2.3.7.3.1、物料無法如期供應時,采購人員可與有關友廠商洽,借用部分材料。
2.3.7.3.2、流程:采購人員申請---- 總經理核準 ----( 責權人審核 )---- 蓋公司章 ---- 借料。
2.3.7.3.3、借據(jù):借據(jù)保存四份:采購、倉庫、資材 / 無控、財務。
2.3.7.3.4、檢驗:按正常點收來料流程作業(yè),應注意的是倉庫人員應在材料驗收單上注明“借入物料”。
2.3.7.3.5、帳目:借入物料不記入倉庫帳冊(指會計用,物流帳是要做的)。
2.3.7.3.6、歸還:采購申請 ---- 總經理核準 ---- 附借據(jù)副本歸還。
2.3.7.4 、物料的借出與收回:
2.3.7.4.1、流程:資材 / 物控申請 ---- 總經理核準 ----( 責權人審核 )---- 借據(jù)蓋公司章 ---- 借出
2.3.7.4.2、借據(jù):借據(jù)保存四份:倉庫、資材、采購、財務。
2.3.7.4.3、倉庫應在物料管制卡上注明“借出”字樣。
2.3.7.4.4、歸還時,倉庫人員在進料驗收單上備注“借出物料回收”交品管檢驗。
2.3.7.4.5、不合格時倉庫、資材、采購、與廠商洽談;合格則將借據(jù)歸還廠商。
2.3.8 、委托、受托:
2.3.8.1 、海關上的委托、受托:當本廠無此類產品的生產能力時才可以委托生產。
2.3.8.2、商用上的委托、受托:涵蓋了以上的委托、受托關系。
2.3.9 、不良品、特采品、邊角料、廢料、待處理物料、客戶財產等:做好歸類、標識、帳目。
2.3.10 、先進先出的管理:
2.3.10.1、目的:維持原材料及制程產品品質。
2.3.10.2、方法:
2.3.10.2.1、換位:將最先一次進料擺放在同一料架的最外面以便于最先領用。
2.3.10.2.2、料卡:每一批進料用不同的料卡記帳,且將最先進料的料卡擺放在最外面。
2.3.10.2.3、帳冊:在帳冊(含電腦做帳)的備注欄中注明貨架號。
2.3.11 、相關儀器、工治具的管理。
2.4 、庫存的管理 ( 軟件 ) :
2.4.1 、庫存產生原因(必備庫存的理由):
2.4.1.1 、作業(yè)時間:如部門信息傳遞時間過長。
2.4.1.2 、不良率:各種作業(yè)不良而導致備品。
2.4.1.3 、交期:非常緊急之訂單。
2.4.1.4 、采購周期:一般物料從下單到材料到廠所需的時間,含供應商的管理。
2.4.1.5 、生產周期、批量:從開始制造到成品入庫所需的時間。
2.4.2 、呆滯料的管理:
2.4.2.1 、最后異動日:離盤查時最近的一次物料進出日期,稱為最后異動日,因歷史原因無法查清最后異動日的物料,以最近一次盤點的時間為最后異動日。
2.4.2.2 、呆滯物料:某物料的最后異動日至盤查時,其時間間隔超過 180 天者,稱為呆滯物料。
2.4.2.3 、導致呆滯物料的原因:
2.4.2.3.1、訂單變更或市場變化;
2.4.2.3.2、設計變更;
2.4.2.3.3、請購、采購失誤;
2.4.2.3.4、生產余量無法消耗;
2.4.2.3.5、其他原因。
2.4.2.4 、呆滯料的處理流程:
2.4.2.4.1、每日整理呆滯料報表,并列出呆滯資金或數(shù)量最多的前十種物料明細,填寫呆滯料庫存狀況表。
2.4.2.4.2、呆滯料明細表的存檔:資材、總經理、財務、物控。
2.4.2.4.3、經常在相關周會、月會上匯報此問題。
2.4.2.5 、呆滯料的處理辦法:
2.4.2.4.1、將呆滯物料再加工予以利用,如整形、重鍍等。
2.4.2.4.2、將呆滯物料代用類似物料,以不影響功能、安全及主要外觀為原則。
2.4.2.4.3、將呆滯物料退回給供應商。
2.4.2.4.4、將呆滯物料轉換給其他供應商及客戶。
2.4.2.4.5、將呆滯物料銷售給中間商如廢品回收站。
2.4.2.4.6、將呆滯物料報廢處理。
2.4.2.4.7、暫緩處理,繼續(xù)呆滯,等待時機。
2.4.3 、庫存與呆滯料:呆滯物料在庫時間比庫存物料更長。
2.4.4 、庫存的處理:類似于呆滯物料的處理,這里不再累述。
2.5 、倉庫帳目的管理 ( 軟件 ) :
2.5.1 、目標:帳現(xiàn)合一 / 帳物合一。
2.5.2 、帳目不對產生的影響:
2.5.2.1 、導致會計成本核算錯誤。
2.5.2.2 、導致管理上的漏洞。
2.5.3 、帳目不對產生的原因:
2.5.4 、記帳原則:真實、全面、統(tǒng)一。如:物料如有損失、報廢、盤盈、盤虧、倉管員應如實上報,由部門主管審批后,方可處理,未經批準一律不準擅自更改帳目或處置物料。
2.5.5 、記帳方式:手工帳、電腦帳、料卡 / 棚卡 ( 即時性 ) 。
2.5.6 、盤點:
2.5.6.1 、常見的盤點方法:缺料盤點法、定期盤點法、循環(huán)盤點法。
2.5.6.1.1、缺料盤點法:當某一物料的存量低于一定數(shù)量時,由于便于清點,此時作盤點工作,稱為缺料盤點法。如大物料低于 200 個,小物料低于 500 個時,應及時盤點,核對數(shù)量與帳目是否相符。
2.5.6.1.2、定期盤點法:又稱閉庫式盤點,即將倉庫其他活動停止一定時間(如一天或兩天等),對存貨實施盤點。一般采用與會計審核相同的時間跨度,如半年一次(上市公司)或一年一次(非上市公司)。
2.5.6.1.3、循環(huán)盤點法:又稱開庫式盤點,即周而復始地連續(xù)盤點庫存物料。循環(huán)盤點法是保持存貨記錄準確性的唯一可靠方法。運用此法盤點時,物料進出工作不間斷。
2.5.6.2 、盤點時機:定期盤點(常有盤點計劃)與不定期盤點(如出現(xiàn)問題時、缺料、循環(huán)盤點)。
2.5.6.3 、盤點的一般步驟:盤點準備、初盤作業(yè)、復盤作業(yè)。
2.5.6.3.1、盤點準備:盤點人員的教育訓練、召開盤點會議,成立盤點小組(初盤小組與復盤小組),劃分盤點區(qū)域及責任人以及各項工作之分工(工作職責),確定盤點日期、準備盤點必備之表單如:盤點卡和盤點清冊(注:盤點時作廢之盤點卡與盤點清冊都要回收)、以及工具如:特殊度量工具,印章及其他工具。
2.5.6.3.2、初盤作業(yè):指定時間停止倉庫物料的進出(防止一物二盤或漏盤) ---- 清點物料卡后填寫盤點卡(要做到一物一卡,并填寫物料編號、名稱、規(guī)格、初盤數(shù)量、存放區(qū)域、盤點時間和盤點人員) ----盤點卡一式三聯(lián):一聯(lián)貼于物料上、另轉交復盤人員 ---- 由專人將盤點卡資料填入盤點清冊 ---- 盤點清冊一式三聯(lián):一聯(lián)存被盤倉庫、另兩聯(lián)交復盤人員。
2.5.6.3.3、復盤作業(yè):在倉庫及初盤人員的陪同下進行復盤 ---- 全部復盤或抽盤(抽盤比例不低于 30%) ---- 由帳到物(在盤點清冊上任意抽取若干項目,逐一至現(xiàn)場核對)或由物到帳(在現(xiàn)場任意指定一種物料,與盤點卡及盤點清冊進行比對)進行盤點,確定盤點清冊、盤點卡以及實物三者是否一致 ---- 復盤人員在盤點卡與盤點清冊上簽字確認(含發(fā)現(xiàn)不對而重新確認修改的,也要簽字負責)。 ---- 復盤人員將兩聯(lián)盤點卡及兩聯(lián)盤點清冊一并上交財務部。
2.6 、倉庫作業(yè)流程及相關表格:
2.6.1 、收貨:
2.6.1.1 、相關表單:
來料排程、訂單( P/O )、送貨單、發(fā)票(INVOICE )、裝箱單(外箱的重量、尺寸、箱號、包裝數(shù)量等)、收貨報告(日本廠叫納品單)、差異報告(日本廠叫員數(shù)納品報告)、交期與數(shù)量等分析報告(常見問題如提前或滯后、多或少、品種不對、混料等)
2.6.1.2 、流程要點:
收貨依據(jù)、點收確認記錄、報告
2.6.1.3 、關聯(lián)部門:
資財 / 采購( PUR ) / 生管 / 倉庫、 IQC 、報關、供應商
2.6.2 、材料入庫:
2.6.2.1 、相關表單:檢驗報告、入庫單、送貨單、納品單
2.6.2.2 、流程要點:對數(shù)量、品質、狀態(tài)(標示)的確認;記賬:要及時、全面、真實
2.6.2.3 、相關部門:資財 /PUR/ 生管 / 倉庫、 IQC 、會計 / 財務
2.6.3 、生產領料:
2.6.3.1 、相關表單:生產計劃、備料單(工程單)、領料單、出庫單
2.6.3.2 、流程要點:依單發(fā)料
2.6.3.3 、相關部門:資財 / 生管(生計) / 倉庫、制造、會計 / 財務
2.6.4 、非生產領料:(如做樣品用、實驗用、領導需求等。)
2.6.4.1 、相關表單:領料單、申請單 / 申購單
2.6.4.2 、流程要點:領料的審批
2.6.4.3 、關聯(lián)部門:資財 / 生管 / 倉庫、申請者(如工程、實驗室、客戶、領導等)、會計 / 財務
注:資財對非生產性領料的審核要點: a. 生產的需要 ( 如非生產領料后會不會導致正常生產缺料 ) ; b.配套材料的報廢; c. 其他的弄虛作假等
2.6.5 、補料:
常見的幾種補料情況:數(shù)量短少、原材料不良、作業(yè)不良、生產變更等
2.6.5.1 、相關表單:生產變更單、報廢單、補退料單、發(fā)料單(出庫單)
2.6.5.2 、流程要點:審核(補料原因、數(shù)量)、退補要同時作業(yè)
2.6.5.3 、關聯(lián)部門:資財 / 生管(生計) / 倉庫、品管、會計 / 財務
2.6.6 、退料:
常見的幾種退料情況:領錯料、不良退料、生產變更等
2.6.6.1 、相關表單:檢驗單、檢驗單、變更單
2.6.6.2 、流程要點:審核、退料的處理(如有些涉及到一些技術因數(shù))
2.6.6.3 、關聯(lián)部門:資財 / 生管 ( 生計 )/ 倉庫、制造、會計 / 財務、退料的確認與處理部門(如:品管、工程等)
2.6.7 、成品入庫:
2.6.7.1 、相關表單:制令單、檢驗報告單、入庫單
2.6.7.2 、流程要點:確定包裝、標示(是否為本倉庫東西)
2.6.7.3 、關聯(lián)部門:資財 / 生管(生計) / 倉庫、制造、品管、會計 / 財務
2.6.8 、成品出庫:
2.6.8.1 、相關表單:出貨通知(計劃)、領料單、出庫單、檢驗單、送貨單、發(fā)票、裝箱單、報關單(進出口)
2.6.8.2 、流程要點:對運輸及接收對象的確認、對包裝及數(shù)量、搬運方式 / 工具的確認
2.6.8.3 、關聯(lián)部門:業(yè)務(營業(yè))、資財 / 生管 / 倉庫、品管、制造、報關、會計 / 財務
2.6.9 、調撥作業(yè):
2.6. 9.1、相關表單:申請單、調出單、調入單、
2.6. 9.2、流程要點:審批
2.6. 9.3、關聯(lián)部門:資財 / 生管 / 倉庫、申請者、會計 / 財務
2.6.10 、借調作業(yè):
2.6.10.1、相關表單:申請單、借據(jù)、收據(jù)等
2.6.10.2、流程要點:審批、跟進(追蹤收回等)
2.6.10.3、關聯(lián)部門:資財 / 倉庫 / 采購、申請者、審批者 / 部門
2.6.11 、委托加工:
2.6.11.1、相關表單:委外加工單、備料單、領料單、統(tǒng)計表 / 盤點表
2.6.11.2、流程要點:數(shù)量的管理
2.6.11.3、關聯(lián)部門:資財 / 采購 / 倉庫、品管、會計 / 財務
注:委托必須是本廠無此工藝生產能力時才能委托、必須無償提供材料給供應商。
2.6.12 、受托加工:
2.6.12.1、相關表單:委外加工單、備料單、領料單、統(tǒng)計表 / 盤點表
2.6.12.2、流程要點:數(shù)量、客戶財產的管理
2.6.12.3、關聯(lián)部門:資財 / 采購 / 倉庫、營業(yè)、品管、會計 / 財務